台山白云茶属于黄茶,产于广东台山、新会的条形黄大茶。
“白云茶,以产于瓶山顶(北峰山其中一座)者为上,性最寒,能解积热,不可过饮。”
清光绪年间金武祥著述的《赤溪杂志》记:“产有土茶,民间采摘贩卖,间获微利。余烹而试之,质颇香嫩,惜焙制未精。”
上述古籍所记载的茶叶,就是台山白云茶。台山人饮用白云茶在明、清时代已广为流传,白云茶是台山市的独有茶叶品种。自古以来,无论是在官方县志的种植记载,或是民间流传的制药秘方都有白云茶的身影。
白云茶皆以野生为主,分布在高山老林中,因终年白云缭绕而得名。而随着环境的变化,白云茶面临着茶树数量日渐稀少的问题,随着老一辈茶农的辞世,栽培、配制白云茶的技术也渐渐失传,白云茶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不少的茶叶爱好者开始把目光投向白云茶,并花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和栽培白云茶,并大规模生产,将其推向市场。
白云茶树在台山主要分布在这些区域:古兜山脉的北峰山、狮子头等地,大隆洞山脉的牛围山,紫箩山脉和上川岛。生长于深山的野生白云茶树树龄高,树干较高大。在1985年的调查中,考察团就曾在大隆洞的牛围山发现高达6.16米的茶树。根据推算,这棵树的树龄在400年以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