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的历史起源追溯

ziyangcha 2018年5月27日08:12:15
评论
190

茯茶的历史起源追溯

据考,自汉朝张骞出塞打通丝绸之路开始,陕西泾阳就成为川茶、湖茶销向西北及海外地区的茶叶集散地和中转站。在北宋神宗熙宁年,一泾阳籍茶商运茶途中不慎将大包茶叶掉入河中,捞起运回县城作坊,晾晒渥堆后,打成小包入库。数月后,起运打包检查,发现叶片出现许多星状黄色斑点,以为“霉变”,但并无霉味,煮制后发现茶汤橙黄,汤味醇厚平顺,喝后舌根有点甜,气味夹杂着一种茯苓草药香。但此茶品尚未普及众人,不敢妄下断言,于是按霉变茶贱卖到兰州。第二年,泾阳茶商运茶至兰州,牧民感叹“此茶味美,甚是极品”,至此便有“边民不怕霉”的说法。而后,泾阳茶商拟以茶叶发变的过程,摸索制作,形成泾阳独有的茶品,也因其独特的口感而深得西北人民喜爱。

随着茶叶需求量增加,茶商们为了增加茶运量,设法将散茶压缩,在泾阳开始筑制砖茶,因三伏天制作,故称为“伏茶”,以口感及药效似土茯苓的特性而又称为“茯茶”。茶中的“霉状物”被茶商们称为“金花”。在筑制过程中,茶商们发现砖茶体内“发花”效果比散茯茶好,品质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消食去腻的功效也更突显,茯茶经丝绸之路的传送而享誉海外,东方人称为“神秘之茶”,西方人称为“健康之液”。

唐代以后,茶叶由官方统制,贮存一地边地府库,交换马匹,此为“官茶”。

明洪武元年(1368),设茶马司于陕,将茶汇集于泾阳,制砖发酵,运往西北,茶马交易。明清时期六百余年,陕地先后生产的“马合盛”“天泰全”“泰合诚”“人民”茯砖茶深受西部地区广大消费者青睐。

建国后由于集中公私合营生产规模扩大,最后集中于咸阳,使咸阳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加工地。一直到1958年,缘于“在陕西加工茯砖茶,存在原料二次运输,不符合多快好省原则”,中央政府下令将公私合营后组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陕西咸阳人民茯茶厂关闭。

2008年,陕西供销社、茶叶协会在咸阳建立高标准茯砖茶生产体系,对传统技术进行抢救性研发,并获得成功。2011年,陕西茯茶在上海茶叶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得到了各级政府、茶学界的赞誉。近年,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拨专款拯救这一历史瑰宝,让沉寂多年的茯茶重回市场,为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weinxin
正宗紫阳富硒茶微信
扫微信可随时随地咨询,不会广告打扰,可放心添加。微信号:13992572360
ziyangch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5月27日08:12: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iyangcha.cn/fucha/483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