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茶在唐朝以前属于巴蜀茶时期

ziyangcha 2018年3月14日08:44:44
评论
344

陕南茶在唐朝以前属于巴蜀茶时期

陕南茶史是古代巴蜀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的夏、商两代,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任河以西的今汉中、安康地区各县与四川、贵州部分地方均属古梁州范围,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才并入雍州,沼于长安丰镐村。春秋战国时代,除被秦、楚割据88年(公元前475~387年)外,据《史记》云:“前387年,蜀取我南郑”,其后369年,均由蜀国及巴蜀国管辖。《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表》云:“古楚汉中郡地也,是巴蜀之境。”由于西周时的政治中心在长安,物产不及四川丰饶,汉中又有兵家必争之地的战略地位,因此,川陕交通的古栈道应运而生,茶叶从四川向陕南传播也成为必然。

商朝末年,周崛起于西北,其势力逐渐向汉水流域渗透。此时的汉水流域形成所谓“群夷之国”。《华阳国志·汉中志》云:“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太平寰宇记》载:“金州,周为庸国,上庸、竹房及金州属庸地也。”《华阳国志·巴志》云:“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者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戈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公元前1135年,周武王联合当时居于四川巴地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民族共同伐纣,之后巴蜀所产之茶列为贡品。《华阳国志·巴志》载:“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今彭水)。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紵、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

巴国的北界在汉中,而战国时,楚国的汉中,西起陕南东部的旬阳,东至丹江口,正是汉水中游的位置。秦惠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楚攻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郡府西迁至南郑。”蜀国地域大致在四川西部,东接于巴,南及云、贵,北达汉水。武王伐纣时,据《尚书·牧誓》载,有“庸、蜀、羌、微、髳、卢、彭、濮”8国盟军国族。据梁中效、李启良研究(《中国汉水文化研究》马建勋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濮人即巴人。巴人最早在汉水流域活动。《水经注·沔水》载“有廉水出巴岭山”即是以“巴”命名的。1973年勉县茶店子出土的“巴式铜矛”是巴族龙支系在这一带活动的佐证。1974年,安康月河北部出土虎纽镦于及巴式剑、戈、矛及青铜乐器,也是巴族文化的实物依据。蜀人独特的大石文化也波及汉水,蜀王死后,“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华阳国志·蜀志》),其遗迹“八阵图”在汉中有分布。《汉中府志》记载:“八阵图,沔县东南定军山下。”《汉书·地理志》云:“汉中淫失枝柱,与巴蜀同俗。”汉代一些重要节日,汉中与中原不同,而同于巴蜀。《风俗通义》云:“汉中巴蜀自择伏日(古代夏祭曰伏,冬祭曰腊)。”《战车策·燕策》载:“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说明当时沔阳以上称作“巴”。商末周初,巴人的经济、文化在汉水中上游和巴山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茶叶也由四川传入汉水流域。此时汉水中上游也有了园栽茶树。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研究认为:“四川和云南接邻,是茶树原产地的边缘”,“我国最早的茶事记载都在四川”,“茶树移入四川后,首先向北迁移”,“随交通的方便而移入陕西”,“只因气候条件限制,茶树不再向北推进,只能沿汉水传入东周政治中心——河南。”战国末期秦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率巴蜀众十万,大舶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茶叶也因此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各地。另据统计,汉中从夏禹时代到南宋末年3300多年中,川、汉之间曾经有过3080年的州郡合治史。

结论,濮人即巴人。巴人最早在汉水流域活动,勉县出土的巴式铜矛,安康月河出土的虎纽镦于及巴式剑、戈、矛、青铜乐器,是巴族文化的实物依据。陕南是茶树由原产地向长江中下游茶区传播的必经之地。陕南茶史是巴蜀茶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weinxin
正宗紫阳富硒茶微信
想要详细了解或掌握紫阳富硒茶的知识,可加微信号:13992572360
ziyangch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3月14日08:44: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iyangcha.cn/lishi/460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