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茶在清后属于紫阳茶时期

ziyangcha 2018年3月18日08:56:53
评论
157

陕南茶在清后属于紫阳茶时期

紫阳与四川省万源县、城口县紧邻,古代即有任河栈道与四川相通,茶叶大都集散于西乡、汉中,运销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因建制较迟(明正德五年,即公元1510年建立紫阳县),出名更晚。民国《西乡县志》载:“至清代,陕南唯紫阳茶有名”。

紫阳茶的发展与明清时代的茶马贸易密切相关。当时,外地商人在紫阳“买茶装篦,邑民利之”(康熙《紫阳县志》物产)。顺治末年,因茶法衰落,紫阳也于1661年“奉文撤去执引商人所立之茶店”,加之严禁茶叶私人贸易,以致康熙中(1662~1722年)紫阳县令沈麟叹“何用此土产为?”。“光绪间价尤低廉,多有毁去茶树者”(民国《紫阳县志》)。直至民国年间“茶价稍昂,植者渐广”(民国《紫阳县志》)。抗战期间,湘皖茶区相继沦陷,交通阻塞,南方茶叶无法运销西北,唯紫阳茶不但未受战争影响而停滞,销路反而更加扩大,不仅销往西北各省重要城镇,向系皖湘茶叶销场之西安、鄂北、豫晋南亦有紫阳茶销售,大有供不应求之势。

“紫阳茶产于陕西南部诸县,如紫阳、安康、石泉、西乡、汉中、镇巴等县……四川东北之万源,城口产茶亦丰,越大巴山脉即为陕南,故亦以紫阳茶名之”。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将紫阳茶产区范围划定为陕西的紫阳、镇巴、东乡(今四川省宣汉县——笔者注)、西乡、安康、岚皋,四川的万源、城口。紫阳茶区是带有古巴蜀茶的历史痕迹的老茶区,它跨越川、陕两省,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人们习惯上将紫阳茶区分为前园、中园、后园三个区域,紫阳县南界以北为前园,川陕交界处为中园,城口中部至万源为后园。

传统的紫阳茶是晒青茶,是古代晒茶演变而来的古老制茶技术制成的绿茶,由于风格独特,现在是农牧渔业部汇集的全国44种名茶之一。

weinxin
正宗紫阳富硒茶微信
扫微信可随时随地咨询,不会广告打扰,可放心添加。微信号:13992572360
ziyangch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3月18日08:56: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iyangcha.cn/lishi/462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