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与紫阳贡茶

ziyangcha 2014年5月24日11:34:47
评论
244

贡茶与紫阳贡茶

说贡茶还得先说贡。贡起源很早,在黄帝时代即有发生。贡的作用不仅是解决邦国之用,而且显示国家对属国、属地的统治与管理权力。至周代,贡逐渐形成制度,据《文献通考.历代土贡》记载:

禹贡。周官太宰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九贡”是,“一曰祀贡(牺牲苞茅之属),二曰嫔贡(嫔故书作宾,宾贡皮帛之属),三曰器贡(宗庙之器),四曰币贡(绵帛),五曰材贡(木材也),六曰货贡(珠贝自然之物),七曰服贡(祀服),八曰斿贡(羽毛),九曰物贡(九州之外各以其贵为贡)。

茶叶属物贡之列,物贡又称土贡,以其地之名贵产品进贡皇室。

茶叶作为贡品的事实,有文字可考的最早发生于周代。据《华阳国志》记载,时周武王时期,包括紫阳县在内的巴人曾则以茶叶等物向朝庭纳贡。从周到隋的近两千年时间,有关贡茶的记载甚少,但朝庭饮茶之风渐炽,这些茶叶肯定通过进贡方式进入宫庭。至唐代,茶叶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物资,并制定出贡茶、商茶和榷茶三种制度。自唐以后,贡茶制度日臻完备,贡茶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直至清朝的完结而终结。

紫阳茶作为贡茶的历史,最旱可以溯至我国第一次进贡茶叶的周代。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巴人助阵有功,武王封巴人“子”爵,作为回报,巴人则贡以茶叶,从此开茶叶为贡品的先河。《华阳国志》记载了这一事实的背景和经过: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巴)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苎麻、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蒻,园有芳蒟、香茗。

“巴”是一个面积十分广阔的地区,几乎涵盖整个巴山及周边地区,紫阳即在其中,学者普遍认为,巴人进贡的茶叶其产地就在紫阳(丁文《中茶典典》、程良斌《陕西茶史略》),因此可以说,中国最旱的贡茶就是紫阳茶。唐代,茶叶种植、加工和消费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产生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当时,贡茶正式成为国家制度,国家设立了专门的贡茶管理机构,并产生了专门生产贡茶的地区。《文献通考》记载唐代向朝庭贡茶的地区主要有三处,即金州、峡州、溪州,金州即今之安康。《文献通考.土贡考》记载金州贡品中说:

安康郡:贡麸金五两,干漆六斤,杜仲二十斤,椒目十斤,黄柏六斤,枳实六斤,枳壳十四斤,茶芽一斤,雷凡五两。今金州。

专家、学者认为,唐代紫阳属金州所辖,金州的贡茶,就是紫阳县境所产之茶。

自唐至清,贡茶体制绵延不绝,贡茶数量不断增加,贡茶产地和品种也不断扩大,紫阳茶始终参与其中。紫阳县志对紫阳县生产贡茶的事实记载较祥,清道光《紫阳县志》记载了紫阳茶历代作为贡品的事实,同时对贡茶的特征也进行了记载:

紫阳茶每岁充贡…..按《茶解》茶地南向为佳,向阴者劣。《茶疏》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紫阳茶春分时摘之,叶细如米粒,色轻黄,名曰毛尖。白茶至贵,清明时摘之,细叶相连,如个字状,名曰芽茶,入水色为青色,香味俱不及清明、谷雨前者为佳。

清咸丰县令江开在一首关于紫阳纪事的竹枝词中对紫阳贡茶进行了描述:

雨前一样是新茶,坡有阴阳性各异,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吹出野人家。

一篇发布于互联网上的文章细数了我国历代贡茶品种,其中紫阳毛尖赫然于上:

当今的中国名茶和地方名茶中,有许多曾被历代皇室列入贡茶,计有(不完全):

浙江:西湖龙井、淳安鸠坑茶、顾渚紫笋、天目山清顶、雁荡毛峰、金华举岩、日铸雪芽;

安徽:六安瓜片、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霍山黄芽、岳西翠兰;

福建:白茶、天山清水绿、武夷大红袍、安溪虎岳铁观音、武夷肉桂;

湖南:君山毛尖、毗庐洞云雾茶、官庄毛尖、南岳云雾、大庸毛尖、古丈毛尖;

四川:蒙顶黄芽、巴岳绿茶;

贵州:贵定云雾茶、都匀毛关、湄江翠片;江西:宁红、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古时名为闻林茶);

江苏:碧螺春、花果山云雾茶、宜兴阳羡茶;

陕西:紫阳毛尖;

河南:信阳毛尖;

云南:普洱茶;

台湾省:文山包种茶。

2003年,陕西省档案界爆出一惊人消息,省档案馆在整理紫阳县清代正堂档案时,发现光绪三年由县令签发的关于在紫阳县催收贡茶的信票。该信票发生于1877年,离清朝灭亡的1911年仅34年,这说明,紫阳茶贯穿于中国整个贡茶的历史,自始至终没有缺位,正如我国著名茶文化学者丁文所说:

紫阳茶入贡最早,入贡传承有序,当下茶叶品质最好。(《解读“光绪三年紫阳贡茶信票”》)

理解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何紫阳贡茶三千多年来一枝独秀,紫阳茶一直畅行天下,弥久不消,因为“紫阳茶入贡最早,入贡传承有序,当下茶叶品质最好。”

(作者单位:紫阳县茶文化协会)

weinxin
正宗紫阳富硒茶微信
想要详细了解或掌握紫阳富硒茶的知识,可加微信号:13992572360
ziyangch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4年5月24日11:34: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iyangcha.cn/lishi/93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